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7集课程复讲

马央军学长

  
    1、中国的古圣先贤一定可以让我们透过他们的教诲,让未来二十一世纪能够得到家庭和乐,社会安定。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,只问我们的道德、学问够不够,绝对不要担心别人不改变。

    2、孩子懒惰的根源在哪?
    孩子懒惰不可能是长大才养成。教育一定要抓得愈早愈好,因为一旦养成就不好修正。当孩子小时候过来帮忙做事的时候,作为父母是怎么引导的?是鼓励他、肯定他、教他做事的方法还是推开他、只要把书读好就行?前者会让孩子认真做事,有孝心;后者会让孩子没有责任心。
    因此一定要让孩子真正付出,真正去劳动,才会知道感恩,才会知道付出者的辛苦。所以不能让孩子不劳动,绝对不能让他养成懒惰的习惯。

    3、孩子的生活为什么没规律?
    我们为人父母,要让孩子生活规律,自己要当榜样,要让他的三餐正常,我们也要多付出一点。而你这些付出对孩子将是一生的影响,不管是他的身体还是榜样,对他都很重要。

    4、这些坏习惯,只要长了一个善全部都能解决。
    “百善孝为先”。这句话有两个意思,第一个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;第二个意思是孝心开了,百善自然就开。《弟子规》的“入则孝”就能解决所有小孩的问题——自私、顶撞父母、懒惰、生活没规律、没有责任心等。

    5、教孝
    教孩子孝,首先要告诉他,为什么要孝?知恩才懂得报恩,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去念父母的恩德。
    佛陀怎么教学生孝:为什么这两堆白骨,一堆比较洁白?一堆颜色灰暗?这堆颜色灰暗是女人的骨头。女人的骨头为什么比较灰暗?因为当母亲要怀胎十月,在怀胎十月过程,孩子所有的营养都必须从母亲的血液中输给小孩,当小孩的钙质不足,就必须从母亲的骨头当中渗出来。所以怀胎十月很辛劳。“一日护蛋活动”,让学生感觉母亲怀孕的辛劳。
    接着养育、教育,那更是辛苦。因为多少的夜里都是母亲辛劳让他入眠,陪着他熬夜;多少次的生病,都是父母在半夜当中带着孩子去看医生;多少天担心着孩子的下一餐怎么办。这些生活的压力,教育的重责,时时都担在父母的身上。
    所以佛陀告诉学生,父母的恩德我们这一生是不可能报得了,我们应该尽心尽力来做到为人子的孝道。
    你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恩德,你就要起而去做孝顺的行为。当你能够做到《弟子规》里面的一条,你就是尽到一分孝心;当你把《弟子规》统统做到了,你的孝就做得很圆满。当孩子起了知恩之心,我们进一步引导他要报恩。从哪里力行孝道?

    5、父母呼。应勿缓。父母命。行勿懒。父母教。须敬听。父母责。须顺承。
    “父母呼,应勿缓”,这是提到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很重要。
    《大学》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。”
    所以孩子要能诚意、正心,他才能修身、齐家,长养孩子的孝跟敬就是正他的心。如何诚意、正心?必须格物致知。格物就是革除他的物欲,革除他的坏习性。而不耐烦、傲慢就是坏习性,从小就能够把他这个坏习性转化掉,就是格物致知,就能诚意正心。所以,大学问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扎根的。
    教孩子的标准绝对不能因为时代而改变。
    “母活一百岁,常忧八十儿”,我们要念念把父母的恩德放在心上,自然而然“诚于中,形于外”,我们的恭敬的言语跟行为就会表现出来。

    “父母命,行勿懒”,我们答应帮父母做的事不可以懒惰,答应了要赶快去做。
    古代很多的孝子,他不等父母命令,他都能够去感受到父母的需要,自己主动去做。如“孟宗哭竹”。

    “父母教,须敬听”,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恭恭敬敬的聆听,绝对不能一言九“顶”。

    “父母责,须顺承”,父母有责罚,甚至有打,我们也应该欣然接受。孔夫子说,“小杖则受”,“大杖则走”。

    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责罚他们的存心。当你的父母在责罚你的时候,当他在生气的时候,其实他的身体已经受伤了。发一次脾气要三天左右身体才会恢复正常。你的父母是因为要让你记住这个教训,以后不要再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,所以他宁可发脾气伤害自己的身体,也不愿意你学坏。你要能体恤父母这一分存心,为了让你的道德、学问能提升,不会堕落,他才要教训你,责罚你,你要对得起父母的这一分关怀、爱护。我们要记住这次错误,要懂得挨骂要能换得进步,下次不能再做让父母生气、伤心的事。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